松茸燉花膠
煎燜雪花牛

雙味生蝦球
夏果炒鮮帶 本組圖片 均為網絡資料圖片
  5月20日,亞信第四次峰會在上海舉行,當天晚上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為與會貴賓舉行歡迎晚宴。
  菜譜在晚宴之前曝光,微博上網友紛紛轉發,還有人躍躍欲試,“這些菜不難做啊,我也能搞定。”
  說起國宴,老百姓總認為它充滿了神秘,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到的。
  其實,就菜餚本身而言,國宴上擺放的菜品一點也不特殊。國宴制定的菜譜一般都很清淡,葷素搭配。
  我們梳理了2000年以後,中國舉行的歷次大型國際活動的晚宴菜單,讓我們一起走進“舌尖上的國宴”。
  2001年10月20日
  APEC歡迎晚宴
  地點:上海國際會議中心
  菜單:
  一個冷盤
  四道熱菜:雞汁松茸、青檸明蝦、中式牛排、荷花時蔬
  餐後甜點:申城美點和碩果滿堂
  酒水:茅臺酒、五糧液、葡萄酒、青島啤酒、橙汁礦泉水等
  2008年8月8日

  奧運會歡迎午宴
  地點:北京人民大會堂北大廳
  菜單:
  開胃冷盤:宮燈拼盤,包括水晶蝦、腐皮魚捲、鵝肝批、蔥油蓋菜和千層豆腐糕
  一份湯:瓜盅松茸湯
  三道熱菜:荷香牛排、“鳥巢鮮蔬”、醬汁鱈魚
  附加小吃:北京烤鴨
  餐後甜點:點心和水果冰淇淋
  酒水:乾紅、乾白和白水
  2010年4月30日

  世博會歡迎晚宴
  地點:上海國際會議中心
  菜單:
  開胃冷盤:由鮑魚仔、燒鵝、紫菜蛋捲、蝦肉、甜豆、西紅柿等原料製作
  四道熱菜:薺菜塘鯉魚、墨魚籽花蝦、春筍相豆苗、一品雪花牛
  點心:上海餛飩
  餐後甜品:慕斯鮮生果
  酒水:葡萄酒等
  2014年5月20日亞信峰會晚宴
  地點:上海國際會議中心
  菜單:
  六碟佐餐:青豆泥、辣白菜、燈影銀魚、橄欖仁、甜扁豆、蔥油雙筍
  一湯:松茸燉花膠
  五道熱菜:豉香比目魚、煎燜雪花牛、雙味生蝦球、夏果炒鮮帶、絲瓜青豆瓣、
  點心:印糕、葛粉捲、四喜素餃
  水果拼盤
  酒水:長城乾紅2006 長城乾白2006
  當國宴觸及舌尖
  相較於以前,由於微博微信這樣的自媒體與社交工具的興起,亞信峰會晚宴的菜單受到了網友前所未有的禮遇。在新浪微博上,相關的新聞評論數十萬條,大家都想一窺神秘的國宴是什麼樣子的。美食,相信任何人都無法抗拒。現在,就讓我們詳解這頓“舌尖上的國宴”。
  松茸燉花膠
  每年的七八月是雲南雨水最豐沛的季節,香格裡拉海拔2300多米的山坡樹林里,散髮著一股腐朽卻沉香的氣味,那是松茸散佈在空氣里的蹤跡。松茸含有18種氨基酸、14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、49種活性營養物質、5種不飽和脂肪酸等豐富的營養元素,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天然藥用菌類。
  花膠,各類魚鰾的乾製品,屬於八珍之一,且極有滋補養顏食療作用,以富有膠質而聞名。
  清甜的湯水因為花膠的關係較一般燉湯濃稠、柔滑,隱隱飄散出松茸的縷縷清香,這是自然給我們的回饋。
  總廚揭秘(此次國宴總廚、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東方濱江大酒店行政總廚蘇德興):熬湯食材以清真為主,選用上海散養老雞、鴿子、牛腱、鳳爪、胡椒粒、陳皮、桂圓、薑,熬制5小時而成。
  豉香比目魚
  中國擁有長達1.8萬公里的大陸海岸線,適合比目魚生長的地方並不多,這種挑剔的生物選擇生活在溫帶水域,尤以秦皇島和北戴河所產為好。
  靠大海謀生的人們又一次獲得眷顧,林宇(設計人物)和他的同伴們用海底曳網的方式又斬獲了大量海貨,漁民們獨特的慶祝方式,就是做一頓豐盛的海魚午宴。
  豆豉,漢族傳統發酵豆製品,自先秦時期以來,就是許多菜系的重要調味料之一,豆豉與比目魚的交流,在高達300攝氏度的油溫下進行著,豉汁慢慢滲入每一絲纖維,濃郁的豉香以最熱烈的方式,與鮮嫩的比目魚擁抱,這是人類智慧與大自然饋贈的結晶!
  總廚揭秘:著重考慮整個菜單的口味色彩,採用低溫生烤的烹調方法,註重肉質鮮嫩與湯汁的調配。
  煎燜雪花牛
  煎雪花牛,一種西方傳統美食,而聰慧的中國老饕給它加入了一種新的烹飪方式———燜;
  牛肉經過1000公里的空中旅行從大連來到上海,新鮮美味的食材,烹飪者自然不能敷衍對待。
  文火慢燜,待肉微熟,然後在平鍋中加入橄欖油,鍋底的熱油與牛肉激烈地碰撞演奏著美妙的交響,矛盾在一塊小小的牛肉上和諧地存在。這是中與西的合璧,燜肉的糯軟和煎炸的香濃交融。
  總廚揭秘:食材選用大連雪花牛,烹調手法中西合璧(中式燜制,西式選用黑胡椒,白蘭地煎烹),牛肉部位以三角牛胸骨處,厚度適中,肥瘦均勻,外香內酥,從營養角度考慮,配以3種蔬果(秋葵、酸黃瓜和草莓)。
  雙味生蝦球
  對蝦,生活在暖海裡,夏秋兩季能夠在渤海灣生活和繁殖,冬季蝦要長途遷移到黃海南部海底水溫較高的水域去避寒。
  如今,對蝦已經不需要如此艱難的跋涉,人工繁育逐漸成為主流。
  在海產品中,蝦的營養價值極高,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,抗早衰,可醫治腎虛、畏寒、體倦、腰膝酸痛等病癥。蝦皮有鎮靜作用,常用來治療神經衰弱、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諸症,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從不會缺少蝦的身影。
  總廚揭秘:兩種口味,既有乾燒微辣又有薺菜鮮炒。薺菜是季節性野菜,具有中國菜的地方風味。
  絲瓜青豆瓣
  香濃的高湯將絲瓜寡淡的滋味馴化,青豆的清甜加上絲瓜的軟糯滋潤,口味是清淡,工藝是炒,這質朴的美味蘊藏著鄉愁與記憶。
  青豆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,絲瓜中含有豐富營養元素。青色與黃色的搭配就成就了一盤外表簡單卻味道清香的菜,這也像極了中國人的性格,中庸背後卻蘊藏著無窮的智慧。
  總廚揭秘:食材選用當季絲瓜和青豆,原料不灑農藥,不施肥料,是天然純綠色食品。
  夏果炒鮮帶
  鮮帶配以多種有機蔬果,五彩繽紛,恰似成語“築巢引鳳”。雀巢採用土豆絲製作,有著“鳥語花香”的感受。如此巧妙的設計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,而智慧的中國人把這些複雜的信息傳遞到菜品中。
  小編的舌尖體感覺咋樣?歡迎點贊和吐槽啊!
  請通過“新文化+”客戶端及新文化報微信賬號xwh96618聯繫我們。
  ■揭秘

  “大聚餐”怎麼吃?
  菜備好了,齊聚各國政要的“大聚餐”怎麼吃?操辦一場這樣的宴會,在禮賓、翻譯上,都有什麼講究?
  隨行 級別限制較嚴格

  中方配翻譯,坐身後不上桌
  一般,東道主國家會有一個有關禮賓方面活動的“一攬子”計劃,如在哪裡會見、雙方會有什麼人出席,會見的程序、宴會分多少桌、怎麼安排等,都會形成禮賓程序的一個報告。有的事需要和各國駐華使館通氣。
  盤點中國舉辦的歷次大型活動,國家主席夫婦共同宴請各國貴賓的情況不在少數。繼2001年APEC峰會之後,中國舉辦了多次大型國際活動,如2006年中非論壇北京峰會、2008年北京奧運會、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。
  這種宴會的級別限制比較嚴格,據外交界人士表示,一般只有赴宴的領導人夫婦和外長等幾個主要的隨行人員前往。
  中方會為與會貴賓配備翻譯。從公開的圖片中可以看出,翻譯都是坐在後面,並不上桌。
  禮賓 先迎賓後入席

  提前算好時間,赴宴政要按順序入場
  公開資料顯示,舉辦大型國際活動的歡迎宴會,各方入席前,還有一個程序是“迎賓”。
  外交部前禮賓司代司長魯培新介紹說,在舉行宴會之前,領導人一般會在專門的大廳內迎客,和到訪的貴賓握手、寒暄。有時候可能會合影,然後入席。這都是經過了精心安排,比如奧運會時,每個赴宴的代表團,都是提前算好時間,按照順序入場。
  座位 遵循對等和平衡的原則

  迴避用數字顯高低,桌號曾以花冠名
  多國領導人入席,這頓“國宴”怎麼吃?接待多國領導人的大型歡迎宴會,與平時一個國家領導人來訪時一對一的國宴不同,排座位、菜品等都更有講究。
  在任何一個國際場合,座次的排序都頗為講究。主辦方必須制定一個符合各方需求的安排,同時註意不要讓任何關係不好的客人相鄰。魯培新表示,2008年奧運會的宴請,9張桌子上沒有寫數字桌號,而是為每桌冠以一個花名,這樣就迴避了數字顯得有高低的問題。當時中國的9名政治局常委全都出席了歡迎宴會,也沒有集中在一個桌子,而是分散在9個桌子。每桌的主人由一位政治局常委擔任,遵循了禮賓上對等和平衡的原則。
  菜式 國宴不一定上山珍海味

  突出中國特色,照顧各方文化習慣
  據公開報道,在2001年的APEC會議歡迎宴會上,菜式是一道冷盤、四道熱菜和兩道點心。魯培新當時作為禮儀大使,參加了APEC會議的歡迎宴會。他至今保留著這份菜單。
  他介紹說,國宴不一定上山珍海味,菜品突出中國特色,基本上以各方都可以接受的中餐為主。在國際會議上,為照顧各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習慣,一般不會使用豬肉。
  在2001年APEC會議和2010年世博會的迎賓宴會上,菜式都是“海派”風味。此次亞信峰會,菜品口味也以上海菜為主。
  在餐具上,APEC晚宴時為嘉賓們準備的餐具是銀質刀叉和筷子。
  據上海《新聞晚報》報道,2001年APEC宴會也有文藝表演,事先規定,上菜時間只能是兩個節目間的空當。時間最緊的要算點心,原因是點心小不能早裝盆,否則就冷了,因此點心從裝盆到上桌只有5分鐘,這樣才能保證點心熱騰騰上桌。
  敬酒 東道主國家領導人致祝酒詞

  祝酒詞提前翻譯好,節約時間
  由於中國禮賓改革,在一對一的元首訪華接待的宴請中,祝酒詞已取消。不過,在大型迎賓宴會上,據公開報道,東道主國家的領導人仍然會致祝酒詞。據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、原外交部翻譯室主任陳明明介紹,這幾年以來,越來越多的做法是將祝酒詞提前翻譯好,將紙質文本放在與會領導人的座位上,這樣能夠節約時間。
  在世博會的時候,祝酒詞後一曲《在銀色的月光下》在大廳內迴響,賓主共同舉杯。席間,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和上海民樂團演奏了多首樂曲,其中既有中國的傳統名曲《春江花月夜》,也有世界五大洲的代表曲目,包括亞洲的《星》、非洲的《大象》、美洲的《紅河谷》、大洋洲的《莫蒂爾德》、歐洲的《卡門序曲》。最後,一首《我和你》奏罷,持續了約一個小時的宴會結束。
  在國宴上,演奏樂曲也是一個中國特色。魯培新介紹稱,若在北京舉行國宴,一般會請解放軍軍樂團演奏中國和來訪國家的民歌。在一對一的國事訪問中,一般要演奏十二三首席間樂。這可以說是一個中國特色,充滿了熱情洋溢的友好氣氛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r86wrguz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